【资料图】
独居老人下楼就能吃到热腾腾的营养餐,行动不便的老人手机一点就能享受上门健康检查,家门口就能参加专业讲师举行的心理健康义诊活动……随着社区、志愿者和日间照料中心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服务。
近年来,临河区积极践行“党建领航、康养到家、乐享晚年”理念,在全区范围内统筹整合养老资源,建立健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设施建设,搭建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框架,为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老有所养 托起养老服务“幸福餐盘”
菜香扑鼻,笑声阵阵。在新华街道华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餐厅不少老年人边吃边聊。“为了符合老年人的就餐习惯,在烹制菜品时,会遵循低糖低油低盐原则,并适当延长烹饪时间,在采购原材料时也会注意挑选软糯易消化的食材,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华海社区党支部书记苏布道介绍说。居住在附近的老人,早早地就坐到餐厅中等待起来,餐厅不仅能满足老人们的吃饭需求,也成了他们谈心事、聊家常的新场所。“我们老两口就愁做饭,现在好了,政府替我们解决了!一日三餐品种丰富,想吃啥基本都有,党员志愿者们还能送餐上门。我们60岁以上的政府还给助餐补贴了。”几位大爷大妈笑着说道。为有效满足社区老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开设了敬老餐厅、活动室、多功能厅等为老服务场所。目前,城区共设立助餐点34个,其中老年食堂20个,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老有所乐 奏响文化养老“红色旋律”
“走进社区活动中心,可以学画油画、写书法,还有专业老师教形体课,画个画,跳个操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年轻了。”居民王阿姨说。汇丰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倡导“文化养老”理念,探索“老年大学进社区”新路径,以制度引领、阵地支撑和文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满足中老年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养老圈”。汇丰街道银河社区配有专门的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场所和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渠道。并定期携手老年大学组织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诗朗诵、“银龄践初心”红歌联唱、“笔墨飘香”书画沙龙等文化活动,充分凝聚广大老同志思想共识,助力老年群体文化生活蓬勃发展,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享的美好“银发”生活。近年来,老年大学在11个社区成立分校,成立老年人兴趣小组、社团23个。
老有所医 解锁社区养老“健康管家”
到家助浴、入户清洁,老人可“一键点单”;身体不舒服,家有紧急事,老人可“随时呼叫”,街道随时有人响应。“大爷,头晕就是因为血压有点高,以后还得清淡饮食,记得按时吃药,没事多去走走路!”平台接到孙秋霞呼叫,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了老人家中。车站街道以“线上+线下”的养老服务发展思路,引进“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居民点单-平台派单-网格员接单”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急、助洁和助购等“六助”服务。街道成立由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共建单位等组成的社区助医养老服务队,开展精准送药、健康关怀、日间照料、上门诊疗服务等活动。智慧平台与助医养老服务队合力组建“健康管家”,全方位、全天候守护辖区老人健康。截至目前,临河区已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34个。
“下一步,临河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零距离和全覆盖,绘就一幅‘康养添彩·乐享桑榆’的临河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临河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霖涌说。(李亚超、 樊庆伊、王睿哲)
来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