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天天微速讯:“人民城市大课堂”首次开讲 多位专家分享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经验

2023-05-15 09:07:33


(资料图片)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5月14日,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在市规划展示馆,举行“人民城市大课堂”第一期培训活动。

4月2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本市15分钟生活圈行动。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市规划资源局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5月14日,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举行“人民城市大课堂”第一期培训活动。“人民城市大课堂”作为助力推动人民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市、区、街道各级交流与展示行动成效的培训交流平台,近期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联动规划、建筑、景观、艺术等多元学科背景专家,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总体目标。

大课堂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主任奚文沁介绍了《2023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即聚焦着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公共服务、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五个导向,全面推进问需求计调研、美好社区先锋、功能引领覆盖、特色空间塑造、项目实施统筹、专业创新示范、社会协同联动、城市治理提升、综合保障机制、开发平台服务共十项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教授张尚武的报告聚焦四平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从空间评估入手,找准问题、痛点,建立“补短板、提品质、做特色”三个层次的营造策略,通过城市微更新提升社区生活圈品质,在行动层面形成策略包、项目库,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索协作式规划模式。

四叶草堂创始人、同济大学副教授刘悦来以社区花园实践为切入点,探索空间治理上下通透的可能,结合“创智农园”和“东明实验”两个案例,通过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强化居民的意识认知、实践转换和情感沉淀,推动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探索居民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回顾了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和转型趋势,提出社区作为场所的三重价值,总结社区更新中应秉持主体性、公共性、综合性和永续性的基本原则。最后,通过介绍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构架和建设情况,探寻更加综合、可持续社区更新路径。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何嘉通过三个维度解析社区参与式微更新,一是从专业化、下沉的角度结合社区更新,让规划、设计通过真实的公众参与为民服务;二是从系统的社区治理创新角度通过多层次系统性的社区营造编织在地网络、助力社区治理;三是从可持续的公益机制角度构建“人人参与美好社区”的内生动力机制与可持续支持系统。

在交流讨论环节,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晖、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党委书记殷路群、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副主任胡佳会同五位专家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公共空间配置布局、激发社区在地者参与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

据悉,培训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干部学校、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协办。

x 广告
猜你喜欢